“五治融合”激活多元善治“新引擎”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滨州市沾化区探索“五治融合”多元共治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在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坚持政治引领是根本,推动基层治理聚合力

  找准党建与基层治理切入点,协同解决长期积累的基层治理难题。支部建在小区。推行“红领支部”进小区根系工程,为175个小区配齐配强143个小区党支部,设立764个楼栋党小组、1372名楼道长、2310个党员中心户,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组织体系。支部建在商圈。以霑華里·厚街等商业区为重点,构建“红岭万商·品质沾化”商圈品牌,建立“商圈党委—区域党支部—行业党小组—党员商户”体系,累计解决物业管理等问题1120余个。支部建在网格。设一级网格16个、二级78个、三级586个,选齐配强1406人的网格员队伍。探索建立“枣乡情”等多个品牌调解室,排查化解矛盾173件,办结率达98.2%。

  坚持法治护航是保障,推动基层治理强定力

  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整合法治资源。选树438名法治带头人、1314名法律明白人及220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助力农民工维权专题活动32场次、“法律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280余场次。推进行业整治。开展无黑无恶无霸痞“三无”创建活动,破获网络诈骗案件40起,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9万起。坚持稳处并举。组建群防群治志愿巡察队,强化农村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自治强基是内核,推动基层治理增活力

  坚持凝聚群众智慧,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的群众自治圈。推行积分制。制定“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季一评议、一年一核算”评议办法。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00余项,现场解决群众质询457条,协调解决58条。举办报告会。按照“收集—协商—落实—反馈”闭环流程,村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回应。累计举办阳光报告会1695场次,公开村级事务10433项,解决群众诉求1180余次。善用微治理。探索“百姓夜话”“枣乡会”“民事小法庭”“小巷管家”对话平台。累计开展“百姓夜话”1.4万余场次,收集问题诉求2223件,化解矛盾纠纷173件。“民事小法庭”处置纠纷771件。聘任“小巷管家”672人,协助解决民生问题1168项。

  坚持德治教化是关键,推动社会治理蓄内力

  利用良善习惯、传统美德,增进群众认同,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开展孝善行动。成立孝善基金理事会,组织致富能人、爱心人士捐款设立孝善基金。截至目前,开展“孝善活动”1160余次。践行文明风尚。发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组建1138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法治宣传等活动。选树区级美丽庭院343户,助推乡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健全村规民约。针对农村存在的宴席超标、薄养厚葬、攀比炫富等问题,累计制定约束条款77条,营造守民约、睦邻里的新风尚。

  坚持智治赋能是支撑,推动基层治理添动力

  推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融合,构建精细化基层治理体系。推进“智慧沾化”建设。开发“智慧沾化社会治理信息应用平台”,实现31个部门信息共享。处置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事项3144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9万件,按期化解率99.8%。推进数字平安建设。建成数字平安合成作战中心,推动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多系统融合,接入视频监控探头7210路。新型犯罪案件侦办科技贡献率达98%。规范小微权力。推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实现438个村全覆盖,累计公开民生资金信息2692条、村务信息736条、党务信息1954条、“三资”信息2105条。(作者系滨州市沾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刚强)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