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落后就要奋起追

  本刊记者 孙立峰 通讯员 班志远

  “夜,总是让人充满无奈。走在村里的街道上,漆黑一片中感觉四周潜伏着各式各样的危险……靠着微弱的灯光,我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站在门口往外张望……”2015年的一天,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大崔村党支部书记李宝亮在日记中写道。

  2022年的一天,李宝亮又写下一篇日记:“夜,在明亮的路灯照耀下别有一番滋味。那一个个佝偻的身影——母亲们仍然站在门口张望,双眸中却闪着幸福的光……”

  两篇日记,两种滋味。大崔村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从李宝亮的自述中寻找答案。

  穷则变

  我记得那是2015年开春的一天,原本是“农夫扶犁急耕耘”的时节,我站在村头远远眺望,看到的却是家家户户的壮劳力背上蛇皮口袋,挤上外出打工的汽车。正如我在日记里写的那样,家里留守的一位位老人,从年初望到年尾。

  那段时间,我天天站在村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背井离乡的乡亲。这里面有常年吃药打针的二叔,有刚满18岁的表弟,还有正怀着孕的弟媳妇……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脸上特别没光。

  那时,我便立志要让村民不再饱受分别之苦,立志要让下一代能够挺起腰板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家人知道我的想法后,却都不信我一个初中生能干成大事。媳妇笑着说:“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什么都敢说,我们‘黑瞎子村’都穷多少年了,怎么可能说富就富起来呢?”

  我何尝不知道带领群众致富有多难。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不思求变,那以后我也只能在家里一天天从年头到年尾盼着家人团聚了。那段时间,我就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在村头转悠,看着村里的地着急,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才能让我们村富起来。

  终于,事情有了眉目。那年年底,我参加了一次县里组织的集中学习。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回事。那种惊喜感,就像是一个迷失在黑夜里的孩子突然看到了光明一样。在那次学习回村的路上,我和何坊街道的一位村党支部书记聊了一路。我们热血沸腾,因为我们终于找到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路子,那便是创办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变则通

  回来后,我立马找到社区王书记,谈了自己的打算。王书记也很兴奋,和我探讨了我们村发展怎么搞、搞什么的问题。经过一下午的交谈,我心里更加有底了。

  回村后,我马不停蹄地联系了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了民主议事会。第一次讨论,我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有的人认为这是利用公家办公司,是为了自己中饱私囊;有的人觉得我们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根本不现实;有的人说这是人家先进村能搞的事,本来我们村就落后,越搞就会越落后……

  大家七嘴八舌,没有几个人同意我的想法。但我没有气馁,我知道,这是大家对这件事认识不清,要想搞,必须让大家看到搞之后的好处。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带领大家去外面看一看。

  说干就干。我背着家人把准备翻盖新房的钱全都拿了出来,带着村里的26名党员群众代表去观摩,看看到底什么是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样搞到底行不行得通,看看我们村到底比人家村差在哪里。

  经过2天的参观,大家都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回来的路上有好几个人跟我说:“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见还能这么种。我们也要搞,而且要搞出有自己特色的大崔模式!”那个时候,我更确信,这事儿保管能成!

  不久,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邀请农业专家,对村里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还细化了合作社成立后的流程、制度问题,明确了合作社的股权设置、收益分配模式。

  终于,我们村的合作社成立了!

  通则久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这条路真的是走对了。我们的收益逐年增长,自2020年以来,村集体收入平均每年都能增加6万余元;群众土地收益由原来的每年每亩1500元增长到了3200元。现在村里每年8月1日、12月中旬两次进行土地托管户分红,分红金额达16万元。

  合作社种的是被很多人认为经济效益不高的粮食作物,有人问我们是怎么从地里刨出金的?其实,我们也是边干边总结经验。首先,基层党组织推动作用、服务作用、凝聚民心作用必须得发挥好。老百姓信你了,才会跟着你干。我们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采购+联合种植+集体销售”方式,形成闭环式管理。实践证明,集体行动的力量远远大于农户的单打独斗。

  我们还搞创新,开展“红围巾”活动。我们积极联系身在外地的乡贤,让他们入社。在家的人员称为“守家团”,在外乡贤称为“游子团”,利用“红围巾”活动一头牵着“守家团”,一头牵着“游子团”。将合作社各环节的任务分派给两个队进行竞赛,并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大伙儿由原先的参与者变成了现在的谋划者,这极大地调动起社员的积极性。

  村里有钱了,我们就搞基础设施建设,给老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实施农村电网更新改造,重新铺设路灯线路1000米、安装新路灯50多盏,从此彻底扔掉了“黑瞎子村”的帽子。另外,我们拿出土地托管盈余资金,用4个月铺设完成村内道路1600米,借助政策支持,投入8万元为村里新建公厕6处,为70户群众修缮、整改旱厕,大大提升了村内人居环境。对于这些,老百姓都说好。

  老百姓满意,就是我们干工作的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土地托管步伐,全力向整建制合作社发力;积极对接镇党建办、电商办、农技办,打造一处拥有农家味道的电商直播平台;争取在5年内,建成一处占地2000亩的高标准、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彩色农业基地。

  采访手记

  大崔村富起来了,也带动了整个大年陈镇的共同富裕。近年来,大年陈镇大力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一核一区两线四园”的工作思路,在毛旺庄、崔常等村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

  在采访回程的路上,记者感受着当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着群众的一张张笑脸,心潮起伏,这不正是对奋斗者的最好诠释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年陈镇正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奋斗为“墨”绘就乡村振兴“锦绣图”!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