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营村:有里儿有面儿有前景

  支脉河从淄博、滨州一路东来,在东营与广利河交汇,流入大海。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王营村就在支脉河牛庄河段沿岸。这个不足500人的小村,近年来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地“三金”,富村民腰包
  盛夏时节,在蓝海逸园生态种植基地,圣女果喜迎丰收,有的红彤彤,有的黄澄澄,如玛瑙般掩映在绿叶之中,它们将被运送至商超和农贸市场。打工的村民各司其职,熟练地摘果选果、打包装箱,一番忙碌景象。
  “家里的土地流转了,现在来这里打工,一天能赚120元左右。”王营村村民黄胭脂笑着说。靠着这个家门口的种植基地,她每年有3万多元的打工收入,加上每年每亩地1100元的土地流转费,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产业发展好,生活有奔头,不过,10多年前王营村还不是这番景象。
  王营村以前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大伙儿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2012年,在外做生意的王连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看着村民们靠天吃饭过日子,他心里很难受。痛定思痛,王连营和村“两委”班子决心发挥本村濒临支脉河生态环境优势和省道交通优势,将土地流转起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一开始,村民们顾虑重重,甚至有人为了不参与流转跑到亲戚家躲了起来。王连营和村“两委”成员并不气馁,依旧每天挨家挨户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1户、2户……最终,村里流转土地850亩、引入蓝海集团2亿元投资,成功开展了现代农业合作经营,打造出“务工挣薪金、土地流转得流转金、村集体经济得积累”的“一地生三金”模式。
  村民们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除了每年拿到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到种植基地打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2022年,王营村户均增收3.2万元。
  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村集体也要富起来。王营村利用闲置林地,建起了40余亩香梨采摘园。“今年采摘园第一年结果,预计亩产能到3000多斤,来年产量会更高。下一步,我们还将对采摘园进行提档升级,聚力发展田园林果采摘、休闲农家乐、垂钓等项目,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预计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谈及村里未来的发展,王连营信心满满。
  孝善引领,享幸福时光
  年轻人在奋斗中把日子过出了滋味,老年人的生活也没被忘记。
  83岁的王乐文,每天下午1点半就会来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这里,和老伙计们一起下棋、看报、聊天,其乐融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际上是个文化的“大熔炉”,集活动中心、图书室、宣讲室等功能为一体,为群众活动提供场地,还定期邀请志愿宣讲团、舞蹈队等进村服务。
  “以前我们干完活,没事干,也没地儿玩,现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玩的地方,打扑克、下象棋,老年生活丰富起来了。”王乐文说,“村里还给我们提供了幸福食堂,一个人在家不愿做饭,在这里吃得又饱又好。”
  王乐文所说的幸福食堂,是王营村于2022年12月建成、专为村里高龄老年人打造的民生项目。“在东营市委宣传部的帮扶下,我们高标准建设了这个食堂,并发动党员志愿者、乡村公益岗等组建‘为老’服务骑兵队伍,为村里高龄残疾、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餐配送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乐享晚年生活。”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张美介绍。

东营市委宣传部与王营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针对村里老年人多的特点,王营村大力提倡、弘扬孝善文化,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舞台相继建成,健身器材也及时配套更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包饺子、送春联、煮汤圆、吃月饼……孝老敬老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内外兼修,建美丽村庄
  走进王营村,条条宽阔的马路、排排整齐的小屋映入眼帘,富有艺术气息的墙绘与红瓦绿树交相辉映。
  “土墙房、窄街巷,好女不嫁王营郎……”说起过去的日子,今年50岁的王卫国感慨连连,“那时,进村没有像样的路,村内尽是老土房,一到雨雪天气,这门没法出。”
  为尽快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王营村用好上级政策,按照“三进、四清、五化、六有”标准,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勾勒墙绘,昔日的窄土路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农家小院也焕然一新。村庄的绿化更是让人感到日子有奔头,支脉河岸边、村路两旁新栽下的400多棵樱花树、海棠树排排林立,让人期盼着来年的片片花海。王营村实现了由破败小村落向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的华丽转身,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子美起来之后,王营村又提出了创建和美乡村的目标,村庄景美与德美并举,把村民自治与德治、法治相结合,激发出了村庄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常态化保持和美宜居的村庄环境,让村民们加入到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中来,王营村在东营区率先探索实施了“街巷长”制度,将村内划分为12个网格,每月评比合格的奖励纯净水,并与年底美丽庭院评比、星级文明户挂钩。
  制度的实施立竿见影。有条巷子里,村民建房剩下了一堆沙石料,堆放了很长时间,影响邻里出行,村“两委”做了数次工作都无功而返。街巷长和卫生评比制度一推出,没过3天,这户村民就把沙石料挪到了自家院子里。“他并不是贪图那几桶水的奖励,别家都获奖了,他面子上挂不住。”王卫国说。
  王营村还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设“蒲公英超市”,开展积分兑换,常态化组织清洁环境、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党员带头干、村民主动干,滋养着村庄的文明新风尚。
  如今的王营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收拾得既干净又漂亮,乡亲们没事还串门交流心得。“村庄环境更好了,大伙儿心情也更舒畅,现在都比着赛着地拾掇院内院外,家美村更美,俺们都‘有面儿’。”王卫国说。
  一句简单的“有面儿”,是王营村村民对村庄蝶变的骄傲,更饱含着争先建设幸福家园的豪情。(孙福杰)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孟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