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沂蒙精神 服务民营经济

临沂临港精品钢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临沂是革命老区,也是民营经济大市。我们坚持把服务民营经济作为践行沂蒙精神的具体行动,聚焦做大做强,用心用情用力,助推临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打开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临沂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46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44万户、占全省1/10,贡献了全市90%以上的营业收入、90%以上的工业税收,解决了90%以上的群众就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基本力量。我们坚持目标引领,系统谋划设计,稳定民营经济预期、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工业方面,重点实施“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达到8300亿元,明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努力实现制造业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高新产业占比和科技研发能力、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效益“六个提高”,构建“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工业”格局。

  农业方面,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精深加工”。集中优质资源壮大健康食品、畜牧屠宰、粮油加工等七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兰陵蔬菜、蒙阴蜜桃、临沭柳编等18个特色产业,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85家,力争今年产值达到1750亿元、明年突破2000亿元。

  服务业方面,重点放大现代物流城的引领作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现代物流迈进”殷切嘱托,以现代物流城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市场转型、物流西迁、智能仓储等七大行动,加快建设数字商城、国际商城、绿色商城、链式商城,力争今年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达到6100亿元和9100亿元,明年突破7000亿元、1万亿元。

  这些目标举措,蕴含大量的商机、项目,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让每个民营企业都能有方向、有奔头、有机会、有信心。

  坚持一切工作到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公平是关键、服务是保障、环境最重要。我们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

  干部联系帮包企业。33名市级领导联系66家重点骨干企业,3994家规上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帮包,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谈心交流,帮助研究思路、解决问题。去年,全市规上个数占比95.2%的民营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6159亿元、增长12.2%。

  推动政策直达企业。出台工业振兴“十个一批”实施意见、工业融资服务17条、商贸物流纾困“金5条”等系列政策,梳理上级惠企“政策包”,线下建立一张清单、集成推进落实,线上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免申即享”。市县两级设立专项资金5.5亿元,累计支持企业技改、两化融合项目229个。

  创新平台服务企业。创新搭建“12345·临沂首发”融媒平台,以“一次反映、一次办好、一拨就灵”为目标,实行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监委“五级督办”,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缩短3.6个工作日,现场答复解决率提高7个百分点。

  作风评价交给企业。每月开展“企业评部门”活动,邀请5900家企业对42个部门作出评价,综合满意率达98.3%。今年以来,我们以行政执法队伍为重点,对29个涉企执法部门开展专项评价,倒逼转作风提效能。

  梯次培育企业,构建民营经济成长梯队

  临沂民营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我们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形成“标杆企业引领、优质企业支撑、中小企业跟进”的“金字塔”式成长梯队。

  扶持领军型企业。围绕27个重点链条、68家“链主”企业,建立市级领导帮包机制,深入开展“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行动,推动企业由“中等生”变为“优等生”。2022年,全市产值过100亿元企业达到7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102家。

  培育成长性企业。出台《递进培育50家优质工业企业实施方案》,动态筛选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集聚资源重点培育。去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瞪羚企业2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8家。

  规范中小微企业。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年”行动,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去年,全市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43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23家。

  科教人才融合,提升民营经济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我们树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重点企业搭建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沂蒙山实验室、上海技术交易所成果转化分中心,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42个、省级219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达4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技能人才强市“10条”措施,突出产教融合,探索“企业+专业”模式,组建9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超1000家企业与中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年均毕业生达5万人,本地就业比例达71%。

  全力引进创新人才。出台“人才强企”14条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采用股权、期权、技术入股等市场化引进方式,引进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去年,全市新引进具有500强、上市公司工作经历职业经理人10名,促成62个专家团队与79家企业开展项目合作,14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

  建强企业家队伍,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家作为临沂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最亲密的合伙人,着力强能力、优待遇、促成长、塑精神。

  强化企业家培训。聚焦民营优秀企业家、青年企业家和二代接班人,坚持“分类培养、按需施训”,常态化开展总裁培训班、沂蒙企业大讲堂、高点对标等培训活动。去年,全市组织38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学历教育,开展各类研学交流活动20期,培训企业家1000余人次。

  维护企业家权益。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在推动企业整改风险漏洞基础上,对企业负责人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对侵犯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弘扬企业家精神。把每年9月26日设立为“临沂市企业家日”,出台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15条措施和优秀企业家考核激励办法,重大经济政策征求意见与建议,发放“沂蒙惠才卡”,享受住房优惠、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生活礼遇。目前,全市已表扬优秀民营企业家58名,发放“沂蒙惠才卡”6207张,营造了“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民营经济兴则临沂兴,民营经济强则临沂强。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端引领、绿色低碳、链式发展、效益提升,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临沂市委书记 任刚)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赵新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