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本刊记者 杨书云
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一角
日照绿茶
枣庄布老虎
文旅直播间
淄博陶瓷、潍坊风筝、沂蒙煎饼花、枣庄鲁班锁……细数山东每一座城市,手造精品无一缺席,之精之丰之多彩让人震撼。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总量居全国前列。
依托厚重的齐鲁文化底蕴,山东深耕人文沃土,去年3月,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非遗、传统技艺搭乘文化“两创”东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前,“山东手造”门类丰富,美术绘制类、雕刻工艺类、织造印染类、烧制锻造类、编织扎制类应有尽有。承载历史基因,融合现代精神,“山东手造”发展潜力巨大,在文化市场上深有可为。“山东手造”工程实施以来,规模以上“手造”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效益初步显现,其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属性显著行业快速成长,地区产业集聚成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山东手造”“好品山东”进站上车工程的开展、系列“山东手造”精品展的举办,以及体验式消费、网络直播等宣传推介形式的助力,“山东手造”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带动市场交易日益活跃。
威海剪纸
智造济南
货郎担上的手造好品
仿真海滩
文化之韵在指尖流淌,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取得新成效。
山东还着力发展以数字文化交易为带动的数字文化产业,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牵引、重大文化片区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支撑的文化“两创”产业,以沉浸式体验游为代表的高品质文旅融合产业,推进“山东手造”产业飞速发展。
随着“手造产业”的层级跃升,传统工艺华丽转身,传统作坊蜕变现代工厂,一大批民众腰包鼓了、脸上笑容多了、日子越过越殷实了,“山东手造”成为了撬动产业发展、富裕群众生活、展示山东新形象的闪亮新名片。(本文图片由王晔、历下控股明府城公司提供)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孟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