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行走在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一村的主干道上,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树荫下乘凉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现在积攒了200多积分,下午我就去‘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该村创新“德”“信”融合机制,全村371户均参与美德信用积分,激发起村民向上向善的劲头、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实现了村民由“一旁看”到“主动干”的转变,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重信守诺,今年以来,垦利区立足本地实际,深化整合美德信用资源,统筹开展美德信用模范评选、美德诚信就医、美德故事征集等11项重点工作,不断推进美德和信用建设走深走实,在全社会形成了“向善向美、信用有价”的浓厚氛围。
“硬约束”促进常态长效
全面提倡,全员立信,争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提高“诚垦分”,从“软要求”上升到“硬约束”的层面,是垦利区深入开展美德信用活动的生动实践。
垦利区建立了统筹推进美德垦利和信用垦利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并将其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和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确保工作常态长效。
依托垦利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发建设美德信用平台,把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三项精神文明建设数据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对全区329个文明村镇、140个文明单位、25个文明社区、25个文明校园以及103个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进行数据充实和管理。推出市民信用评价产品——“诚垦分”,基于基础信息、社会信用信息、职业信用信息、经济信用信息、司法信用信息等六大维度,表彰奖励、志愿服务、慈善捐助、行政处罚等指标,对信用主体进行大数据分析。设立6个信用等级,累计评选出A级“信用模范”1049人,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垦利街道东方社区群众使用美德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物品
崇德催开“文明花”
“用自己的美德积分兑换的东西,虽然不算贵重,但都很实惠。”董集镇杨庙社区居民盖建梅说,以后会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继续争做身边人的好榜样。
“前段时间参加社区组织的卫生清洁活动,我得到了20元的积分兑换券,家里的卫生纸刚好用完了,兑换券就派上了用场。”杨庙社区居民程玉说,以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
群众由“台下看戏”向“台上唱戏”转变,积分兑换在基层治理中得到普及,各类创新实践在垦利迅速“扩散”。
垦利区积极开展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机关、农村、企业、校园“五进”活动,创建“美德垦利 幸福家园”品牌,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董集镇杨庙社区、垦利街道东方社区、兴隆街道东安社区等“美德社区”试点及40余个“美德超市”;连续开展六届“黄河口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常态化选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开展3000余次“美德”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倡树新风……
美德信用润物无声,催开了“文明花”,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日益深入人心。
守信誉就是“金名片”
“这一次授信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很大程度减轻了我们资金周转的压力。”“山东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垦利区瑞翔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祥说。
今年5月,垦利区文明办联合垦利农商行根据“好人新风贷”管理办法,给予王建祥“美德信用转换”授信额度19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王建祥的企业经营平稳向好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先进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美德能“增值”,德者有“得”。垦利区创新美德信用转化机制,实施“信用惠民”工程,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形成金融服务好人、好人践行美德、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有益循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依托垦利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施“信易批”“信易阅”“信易购”等“信易+”系列守信联合激励应用场景21个,“诚信联盟·爱心商家”成员拓展至92家,确定了111项守信激励服务事项。开发电子“诚垦卡”,“信用模范”持卡可在图书借阅、行政审批、商场购物、医疗保障等多个场景中得到便利和实惠。推出“美德成金”信贷系列产品、“美德有礼 信用有价”等系列优惠政策40余条,并在垦利区行政审批大厅开设信用企业全链条服务,目前已先后有8个爱心商家(企业、单位)、80余位美德好人享受了贷款、打折、绿色通道等优惠措施,获得美德信用贷款50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助力形成“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程晓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孟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