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齐鲁大地广阔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故事精彩纷呈。那些挽着裤腿、脚沾泥土的村党组织书记,是一个个故事里“当家人”的角色。
会当家有多重要?一个能扛事、会谋事的村党组织书记的上任,往往是一个村庄命运的转折点。他们懂农事更懂政策,会算账更重人情;白天在田间地头琢磨产业,晚上在农家院里对话冷暖。乡村振兴的考卷上,每一道难题都需要他们带领乡亲用脚板丈量、用汗水作答。
新征程上,怎样让黄土地长出“金疙瘩”?如何让传统产业开出时代新花?这些课题考验着村党组织书记的智慧与谋略。本期让我们走近那些乡村振兴“领头雁”,听他们用乡音讲述奋斗的故事,看他们如何把党的温暖化作乡亲们屋檐下“幸福的炊烟”。
盛夏的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朱村,石榴树上青果累累,文化广场上舞狮节奏铿锵,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昔日的贫困山村蜕变为全国文明村,可喜变化的背后,活跃着一位“领头雁”的身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怀富。
自1995年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30年来,刘怀富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带领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书写新的奋斗故事。
刘怀富(左)参加“石榴王”评选大赛
产业焕活石榴红
过去村里缺乏产业支撑,村民收入微薄,村庄发展滞后。刘怀富上任后,认为要实现富民强村,必须盘活资源、拓宽思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山林间谋出路、在土地里做文章,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让闲置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致富能手的作用,整合村内劳动力资源,成立7个小型建筑队,带动262名村民就业;依托村党支部,通过就业平台与周边企业合作,推动283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记事起,我就跟着爷爷奶奶种植石榴树。”刘怀富说。朱村有山林3000多亩,老百姓靠山吃山,家家户户都有石榴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枣庄考察时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刘怀富带领村民新扩种石榴树3400株,嫁接改良品种1600株,与美果来、王老吉等企业达成合作,推动石榴精深加工转化升值。同时,积极培育石榴盆景等,实现一产与二产三产协同发展。如今,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
文明铸魂树新风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刘怀富抚摸着舞狮道具感慨。
针对村民业余生活简单、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状况,刘怀富提议组建了朱村庄户剧团,吸纳演员35人,成立狮子龙灯表演队,成员56人,每年定期举办传统民俗艺术节,以戏曲、歌舞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生活。除此之外,村里还投资60余万元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和民俗展馆,搭设百姓大舞台,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朱村的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朱村艺术团狮子龙灯表演队
“清廉是底线,也是底气。只有自己行得正,才能带领群众干好事。”刘怀富翻开泛黄的会议记录本,上面清晰保留着文化广场建设时39名村民代表的签字。 “村里凡是用到钱的地方,实行谁负责谁签字制度,超过1000元的开支必须由党群议事会集体通过才能支出。”刘怀富说。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他都会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调研,召开村“两委”会议和党群议事会反复研究,确保决策合规合法、合理合情。
躬耕卅载培沃土
刘怀富磨破边的笔记本首页,写着“党员就要像石榴籽,紧紧抱团才有甜”。这位扎根乡土30年的老支书,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既需要拓荒牛的闯劲,更需要老黄牛的韧劲。党员,要勇于当拓荒牛,也要甘愿当老黄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刘怀富深知,只有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才能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合力。结合朱村实际,刘怀富创新推行“四化”工作法,即实景化宣传、质检化学习、区域化服务、示范化管理。不仅如此,他还制定了无职党员领岗制度,设立环境卫生监督、矛盾纠纷调解等5个岗位,让每位党员都有专属“责任田”。
当年,朱村曾被垃圾围困。为此,刘怀富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组建义务清扫队,将朱村划分为5个卫生区,每个卫生区由3名党员负责,不断提升村庄环境整治力度。2023年5月,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朱村召开,村里的发展经验得到广泛推广。如今的朱村,环境整洁卫生,空气清新舒爽,村民生活其乐融融。
在刘怀富的带领下,朱村两度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获得枣庄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这些荣誉既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也是朱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
三十个春秋,青丝变白发。村委会里的50余块奖牌,默默诉说着朱村的变迁。朝阳下的石榴园里,又出现了刘怀富奔忙的身影,鞋底沾满的泥土记录着他丈量乡土的每一步。(刘济荣 岳东)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