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勠力同心,无数先烈英勇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制造借口对我国军队发动进攻,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领导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借口士兵“失踪”,武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1941年11月,发生在沂蒙山区的大青山突围战,我军部队以伤亡800多人的惨烈牺牲,为突围部队杀出一条血路,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突围战中,200余名伤病员被就地掩护,当地群众以生命为代价照顾保护,展现出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我们要传承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气节,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新时代不断建功立业。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将其继承传承、发扬光大。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抵御外侮、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更是在新时代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爱国热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永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培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让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坚持以史为鉴、共创未来。以史为鉴,首先要树牢正确历史观,正确回顾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80年前,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战胜利成果不容侵犯,战后国际秩序必须维护。共创未来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当今世界,依然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全球发展失衡等问题,对和平的挑战层出不穷、战争的风险日益增多,如何破解世界难题、应对全球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构建多元共生的世界文明新秩序指明了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为彷徨求索的世界点亮前行之路,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我们呼吁,各国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正义,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80年来,伟大抗战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锻造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坚强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基石。新时代征程壮阔、使命如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完成民族复兴伟业,我们必须高擎伟大抗战精神的旗帜,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携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史衍朋)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