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到2025年,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力争引进台资企业200家

  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山东省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要求合作区建设要加强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衔接,主动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强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9月24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介绍,合作区落户于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之内,与起步区毗邻,是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按照“打造江北对台合作高地,承接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功能定位,合作区规划了“两园一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即: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和对台交流综合服务中心。到2025年,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力争引进台资企业200家,带动关联内外资企业3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到2035年,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力争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初衷,刘渊总结说,“就是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行动;历史有基础,现实有需求,未来有作为。”
  刘渊认为,合作区的设立,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政策主张,打造对台合作新高地,吸引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合作区的设立,拓宽了鲁台交流新渠道,搭建了鲁台合作新平台,将吸引更多台胞台企在山东追梦、筑梦、圆梦,让更多台胞台企共乘山东发展快车,共享山东发展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据了解,山东与两岸企业家峰会、全国台企联、台湾重要工商团体建立了制度化合作机制,打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等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批准台资9456个,实际使用台资超过290亿美元,台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境外资金来源。台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开发等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强烈的外溢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立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吸引台湾优势产业、核心企业、精英人才向山东聚集,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服务高质量发展。
  刘渊表示,下一步,省委台港澳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会同有关方面,在机制建设、政策优化、资金支持、环境营造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大力支持合作区与台湾重点企业、工商团体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存量,加快扩大增量,积极引进台湾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助力广大台胞台企把握新机遇,优势互补,共同成长,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鲁台融合之路。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