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立足街道实际,打造“德润卫城、文明实践”服务品牌,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分层管理,构建统筹联动工作机制
“按照‘拓展阵地、建强队伍、创新形式、做实服务’的工作思路,我们明确了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架构、任务安排及保障措施等内容,突出街道和村居两级管理,形成了街村双向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打出了文明实践组合拳。”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徐春亮介绍说。
灵山卫街道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社区村居开展调研,以老百姓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工作着力点,按照“七有”标准和广覆盖、开放式、便民化要求,通过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整合各村(居)活动场所,连点成片、改造提升,实现了54个村庄、6个社区文明实践站所的全覆盖。同时,以点带面、因地制宜,高质量打造了珠山文苑、学院路、窝洛子社区实践站(所)及中医博物馆、山居记忆民俗馆、花都等特色文明实践点。
整合资源,组建“1+6+18”文明实践队伍
“1+6+18”,即“1个总队、6个分队、18个特色服务小组”。灵山卫街道成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设理论惠民宣讲队、卫城好人传习队、社区教育服务队、文艺志愿服务队等6个分队;同时,由各村居道德模范、退休老党员、挂职驻村干部、社会志愿者等人员组成了18个小组常年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东街村红日文艺志愿服务队,由该村的老艺人、退休党员和文艺骨干36人组成,每逢节假日都会在公园广场、老年公寓等文明实践点进行公益演出。志愿服务队通过歌舞、相声、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还为老百姓带去了欢乐,深受老百姓喜爱。
另外,灵山卫街道还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青岛黄海学院文学院共同打造了“青年之家”“国学课堂”“影视文化讲堂”等服务品牌,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满足群众需求,让文明实践品牌具有强大的青春活力,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创新形式,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常态化
“我们围绕‘德润卫城、文明实践’这一主题,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宣统委员曹玮介绍说。
灵山卫街道建立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街道设专人专职进行管理,实行“四个一”暨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实施的管理模式,形成群众下单、平台派单、团队接单、街道督单的跟踪式闭环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规范化、专业化。2019年以来,灵山卫街道先后组织1000余名社会各界志愿者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灵山卫街道组织理论宣讲队、文艺宣讲队、网格员宣讲队等队伍深入企业、村居、学校开展“卫城春雨、百姓宣讲在身边”活动,先后组织百姓宣讲20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次。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灵山卫街道宣讲作品《影都追梦人》荣获得山东省级宣讲微视频二等奖、青岛市级宣讲微视频一等奖。
通过组织开展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和“最美临港人”“卫城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培树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灵山卫街道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逄秋香家庭,中国好人宋瑞青、陈汝群、逄秋香,山东好人陈亮、郑春学、感动青岛杨以春、侯嘉斌等好人好事。
通过组织“我们的节日”等节庆活动,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展”“明清古卫、影视新城民间故事征集”等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到基层、传递给群众。2019年以来,灵山卫街道共组织400多名文艺骨干深入社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200余场次,受众6万余人次。
同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为群众开展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供舞台,丰富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北街村文明实践站设立了书画院,东街村、毛家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艺术团,定期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各方面辅导,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娱乐生活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