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淮海战役:“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奇迹

  简介:

  【导语】 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创造了现代战争奇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而这场伟大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数百万支前民工,一辆辆支前独轮车,成为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源泉。

  【正文】 在位于临沂兰山区的沂蒙革命纪念馆里,这件由85辆小推车组成的巨幅群雕令人震撼,1948年11月6号至1949年1月10号的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部队打到哪,小车推到哪, 运粮、运弹、运伤员, 每一辆小推车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党和革命战争的坚定支持。

  【同期声】 刘兆东 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淮海战役往往说的是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取得了战场胜利,但是我们光前方支前的民工就540万。所以说这场战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取得的。

  【正文】 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解放区出动民工218余万人,担架5万余副,大小车33万辆,挑子19万副,调运粮食4.52亿斤。 他们不惜倾家荡产,历尽艰辛,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支援子弟兵作战。

  【同期声】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 迟浩田

  【正文】 作为支前主力,沂蒙人民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早在抗日战争时就与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结成了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淮海战役支前民工王课昌所在的临沭县朱村附近就曾是八路军115师驻地,为了保护百姓,部队多次击溃日伪军的扫荡。

  【同期声】 王课昌 临沭县朱村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鬼子来打这个庄,四团三营上河东,八点钟接上火,到11点半点结束的,俺跟115团鱼水之情

  【正文】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谋幸福。1946年,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省政府带领群众,在渤海、鲁中、滨海、鲁南和胶东5区打井6万余眼,当年就实现全省增产粮食8600多万斤。到1948年淮海战役前,山东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仅在鲁中南地区,分给贫困农民的土地就有200多万亩。

  【同期声】 刘树燕 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党史部副教授 省委讲师团专家库成员

  我们党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到淮海战役,对党的支持就更加高涨

  【正文】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70多年来,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代代传承,但一切为了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的核心特质始终不变,在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同期声】 王济钦 临沭县朱村党支部书记

  让老百姓群众能相信我们,能相信我们,我们的党支部是带领老百姓是共同致富的,是共同发展的,是想叫他们过上好日子好生活的。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