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泰安高新区:“志愿服务+初心讲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走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等活动的新场所,是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综合性宣传平台,也是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面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泰安高新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区内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多样化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该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到村(社区),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促进志愿项目更加贴近民生、关注现实。

  泰安高新区深入挖掘区内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和优秀宣讲经验成果,依托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文明实践惠万家”文明实践活动,精准把握群众“脉搏”,建立初心大讲堂,推动“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规范化、实体化、品牌化,使其更具辨识度。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七讲”(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志愿服务活动,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进千家万户,搭建起创新理论和群众连接贯通的桥梁,让党的声音响彻基层,让党的关怀温暖基层。该区各镇(街道)对辖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做好整体规划,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室、理论宣讲室等场所,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宣讲计划、有规章制度、有专人管理”的“四有”标准建设宣讲教育阵地,并完善宣讲教育阵地的配套设施。全方位拓展“初心讲堂”阵地,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

  围绕“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泰安高新区组建了宣讲队伍,宣讲队伍成员来自多个行业、多个领域,每名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点,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特色化教育,有利于让群众听懂、记牢。该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结合村(社区)实际情况,积极联系辖区群众,在“初心讲堂”开展党课宣讲;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在其包保的村(社区)的“初心讲堂”开展党课宣讲;定期邀请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初心讲堂”宣讲授课;积极推动区内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宣讲,鼓励区内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主动走进“初心讲堂”,在讲中学、在学中悟,通过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泰安高新区将宣讲教育是否直抵人心、入脑入心作为衡量“初心讲堂”成效的标准,通过创新和丰富活动组织方式,让“初心讲堂”更有理论深度、情感温度;采取“线上+线下”“党性+技能”“讲授+互动”等形式,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灵活设置主题和时长开展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等系列主题活动,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开展主题宣讲教育;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开展线上学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创新运用微党课、微视频、微音频等宣讲模式,讲活讲透新思想、新理论;充分发挥区内红色优势,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作为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弘扬“不畏强敌、敢于担当、矢志为民、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为抓手,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全过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泰安高新区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争先进位升级”总体目标的强大动力;结合“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建立常态化讲学机制,用好线上平台,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认真研讨、及时总结,推动教育资源优势叠加、教育载体融合创新,选择有实效的经验和做法在各村(社区)全面推广,形成特色品牌声势。

  “志愿服务+初心讲堂”创新项目的落地,充分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的各项活动,切实将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到了村(社区),高质量打通了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