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本报记者 胡沥中
何时能搬上安置新居是拆迁群众魂牵梦绕的大事,也始终是起步区重要的民生工程。日前,起步区崔寨街道组织开展了“崔寨党旗红 温暖回家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首批即将迎来回迁的18个村居的100余名群众,实地探访了新居建设情况。
济乐高速南延工程、凤凰黄河大桥项目已建成通车,黄河大道一期青银高速以北段年内具备通车条件,山大二院起步区新院(一期)将于年底竣工交付,黄河体育中心足球场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当前,作为起步区前期建设的“主战场”,崔寨街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建起、多处片区进入运行轨道,无不牵动着群众期盼回迁的心。
“村庄拆迁后的这段时间,我们全家分别在三个地方租房,一直期盼能早点回迁,几代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得知有看房的活动后,我特意带着家人来看看,一睹新家的风采。”在安置房建设现场,崔寨街道程袁村村民曹敏说。
“建筑物背阴处植被如何选择”“电动车充电桩够不够用”“监控探头是否应该换为高清的”……记者从崔寨街道了解到,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是带领群众参观新居建设进展,更是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将群众对新居的期待纳入安置房建设中来。
起步区管委会宣传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本质上也是一次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的调研活动,通过掌握第一手信息,助力安置房建设,为后期回迁安置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此次活动中群众所提建议,崔寨街道正积极研讨落实整改办法。针对群众关心较多的电动车充电问题,街道拟按照一户一充电插座的形式最大限度预留建设空间,此外建筑物背阴处植被改良、小区内监控探头升级等意见被采纳,也将在后续建设中逐步落实。
本次活动结束后,各管区还分别召开观摩座谈会,让回迁居民为自己的新居“把脉问诊提建议”,提前把关未来新居的质量;各村也将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时机,组织集中观看宣传片及开展观摩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回迁群众见证美好蓝图逐步变成现实。
“作为回迁群众,我个人参加过三四次这种活动,去年样板间建好后也去参观过,当时村民对地板砖的颜色、尺寸,包括厨房内的橱柜提出了一些意见。”崔寨街道杨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贵告诉记者,这次参观对安置房内部装修更加满意,地板砖调整了颜色,尺寸也更大了,厨房橱柜也都安装上了。
回迁安置关系百姓切身利益,自拆迁以来的4年时间里,崔寨街道多次邀请回迁村民代表、村干部、党员代表组成“看房团”,从户型、装修、选材、安置区命名等多方面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全程“视察”和“监督”回迁安置房的工程进度。
当前,崔寨街道即将迎来大规模回迁安置,预计年内交付安置房70余万平方米,可回迁安置18个村共计3000余户1万余人。下一步,崔寨街道将继续着力开展安置区后续建设工作,通过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样板工程,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让回迁群众住上更舒适、更满意的房子。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