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胶州:志愿服务当先锋 群众工作群众做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王雪妍 李 柯

  “村里搞起了村民节,不仅有演出看,还准备了羊肉汤。”日前,胶州市胶北街道有士泊村村民兰敏德说。

  有士泊村靠着大企业,村民打工方便,逐渐富裕起来了,可凝聚力却一直不足。

  2021年,胶北街道有关部门找到该村在外干房地产生意的蓝晋波,想让他帮着改造建设有士泊村,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回村后,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蓝晋波担任了村干部。“在回村之前,我投身志愿服务20多年。回村之后,我觉得可以从志愿服务工作下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管理,提升村庄的凝聚力。”蓝晋波说。

  蓝晋波很快组建了有士泊村志愿服务队,吸纳村里60多名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并把每周六定为志愿服务日,还在村里举办了村民节。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下,村民们的心逐渐聚在一起。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村民们参与村庄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下一步,我们还要探索开展志愿服务激励制度,采取‘积分+星级评定’的方式,让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得到实惠,形成‘付出—积累—回报—付出’的良性循环。”蓝晋波说。

  在胶州,全市已搭建起“1+N”志愿服务阵地,实现了所有镇街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据介绍,胶州市将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打造“志愿服务·天天在线”志愿服务品牌,广泛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心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和全市发展大局当中,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中云街道郭家庄小区北门,有个“学雷锋爱心驿站”,金花扶老爱幼公益慈善中心的理发志愿者每周二都会来到爱心驿站,为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居民王金贵大爷是这里的“老顾客”,他说:“平时我不理发的时候,也会来这里干点活,帮着扫扫地、清理清理头发渣子。现在我也是一名志愿者了。”

  据了解,胶州市首批“学雷锋爱心驿站”已在多个小区启用,除了设有外卖快递小哥驿站和爱心发屋,还因地、因需设计了爱心义诊室、居民应急联络点和学雷锋志愿打卡处等特色功能。

  目前,胶州市共有88支“一缕阳光”党员义工队、2700余支镇村志愿服务队、2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132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以这些队伍为主体,胶州市探索“志愿服务当先锋、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社会治理新路径,发布“五为”志愿服务项目326个,通过“政府扶持+企业配对”方式投入资金69.5万元扶持项目61个。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年以来,全市3216支志愿服务队伍、15.3万志愿者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1万余次。

  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刘鹏说:“我们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实现志愿服务新格局,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滴灌’式的志愿服务,以项目引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品牌化开展,让志愿服务急群众所需、解群众烦忧。”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