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把艺术带回家

  “这款胸针的造型来自于我们馆门口的雕塑,是款网红产品。”虽然是工作日,山东美术馆一楼文创商店顾客仍络绎不绝。面对顾客的咨询,山东美术馆艺术服务部副主任杜凌飞热情推荐着。

  “进入暑假以来,几乎闲不住。”杜凌飞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美术馆文创空间的经营管理及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如今,山东美术馆不仅有数百种文创产品,还引入了饮品、下午茶等餐饮服务,新增了研学互动体验区域,并在二楼设置了艺术阅读区,有5000余册艺术类专业书籍供观众免费阅读。“我们希望把文创空间打造成美术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让观众在美术馆不仅可以看到精彩的展览,还能把艺术带回家,让艺术和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推进文化“两创”,2016年,我国建立了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制度。2017年,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了首批154家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山东美术馆榜上有名。“由于是公益类事业单位,此前文创产品更多只能展示,不敞开售卖,顾客往往很遗憾。有了政策依据,搞文创终于有了底气和动力,美术馆能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了。”杜凌飞介绍说。

  “改革”一直是全省公共文化机构发展的关键词。如今,山东美术馆已从单纯的作品展示窗口转型为沉浸式、场景化的艺术综合体。过去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观众从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进行有趣的二次创作,引发全网互动。正在展出的“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则让科技和艺术深度融合,观众人数居高不下。“我们还将舞台展演、时尚走秀、古典音乐、现代舞蹈等艺术样式搬到展览现场,不断丰富文化消费和文旅发展新业态。如今的美术馆,真正融入了市民的生活日常。”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说。

  杨晓刚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山东美术馆将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以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打造更多‘济南国际双年展’‘青未了’‘艺彩新峰’等展览品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将美术馆塑造成促进文化消费的艺术综合体、文旅融合发展的热门目的地、观众口耳相传的文化IP,让山东美术馆历久弥新,答好时代之问。”(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实习生 徐琦瑛)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